年,我还在一家地产广告公司上班,当时去苏州出差看一个在寒山寺附近的别墅项目。傍晚时分,我去寒山寺散步,想领略一下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”的意境。
时过境迁,寒山寺钟声再起的时候,已无心境再品。
那天晚间时刻,我与友人湖边泛舟,远处灯火摇曳,钟声缥缈,我想起一年前我夜宿杭州西冷桥时,也是晚上出来散步,一时念想,便在西冷桥作诗纪念苏轼,那首诗叫《夜闻子澹留宿西冷桥》,其中两句是:西冷桥头风吹枝,以为故人吟旧诗。我在日记里写道:那晚我就住西湖边民宿,似乎听到半夜有人吟诗,我就爬起来夜逛西冷桥,结果除了风声什么声音也没有,我就觉得必须要写一首诗。
同样的境遇在一年后的苏州重现,夜半的确听到钟声了,我用手机录下一些轻盈的声音,然后在便签上写:风声雨声闻钟声,何曾入梦惊扰君?苏杭风情,竟也这样连接上了。
苏州玲珑婉约,杭州别样风情。我始终觉得自己对苏州有些许私心,如同同样的绝世佳人,我却不禁对苏州多瞧两眼。年我去苏州会友,我们一同逛了虎丘,瞻仰吴王阖闾风范。在虎丘交流吴国两代君王之功过,也聊「三千越甲可吞吴」的故事。晚上我们应邀在十全街吃本帮菜,碧螺虾仁、松鼠鳜鱼、响油鳝糊、黄焖河鳗...
美酒佳肴,自在味全,我想起了苏轼大赞苏州美食的诗:“长江绕郭知鱼美,好竹连山觉笋香。”晚上我们一行人在平江路散步,华灯初上,河寨倒影,长三角最为曼妙的古镇风情也是苏州的一绝了,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。是古镇不够古镇?人们不够自在?还是说苏轼、陆游这些大家眼中的苏州,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?
年夏天,有朋友的客户想买老宅子改造民宿,我推荐了黄山新安江一带。当时我们去看房,古宅院落就在新安江支流边上,靠在山边又与城市若即若离,主要有一处古镇十分难得。工程保留了原来的建筑,最终大家还是对过去的旧物、旧人、旧事十分留念。
也有朋友曾做过江浙古镇巡游计划,苏州占了计划的一大半。当时我还去了吴中,找了博物馆的助教带我去看吴中大地,给我讲了很多吴国往事,这才对李白的《乌栖曲》颇感同理心:姑苏台上乌栖时,吴王宫里醉西施。
李白虽然看到了苏州的美,也只有西施的颜值而已。苏州之美不能绝于此皮表之言。直到上次去了同里古镇,才知道江南古镇多如繁星,还是有不一样的古镇藏于人间,不妨碍它在现代都市中,依旧保持千年姑苏的旧样子。
礼拜五傍晚落脚苏州,到同里古镇已经入夜,拿着导航在镇子里绕了许久。这古镇到底有多古呢?没有路灯,行人都是原住民,过桥的时候听到流水,总觉得进入了80年代的乡村。后来在民宿老板的语音指示下,我终于找到了晚上要落脚的民宿。
满身疲惫在开灯明亮那一刻一扫而光,时下灰心一笑,我自认为对苏州了解颇多,但不知道还有这样非常古的古镇,更没想到这样的古镇里居然还有一个现代化的的民宿,现代美感的同时保留了苏州风情。
晚上我开了红酒,躺在浴缸里,听到外面细雨和风的声音,清脆入耳,非常之境果然也是非常之静的。
虽然距离寒山寺很远,也听不到钟声,但却能感受古镇别样之静,窗外小雨别样多情。于是又爬起来就着现成的笔墨伏案写诗:
清风微凉空悲切,今宵云外自在天。
何人劝我莫独饮?窗外夜雨自作情。
这首诗我叫《我见苏州多情即赋诗以表》,古色古香,清风凉意,红酒独饮,窗外夜雨...这不就是现代人一直想要的「逃」么?大家真正要找的还真不是一个没人的地方,而是可以静下心来感受的地方。
你问民宿长什么样?
空。
很难用「空」来形容一家民宿的样子,但是这家民宿做到了,不但叫「空生活」,体验和感受都很能让人放松。如何用苏州的情调来解释「空」呢?大概就是《乌栖曲》后两句描写的样子吧:银箭金壶漏水多,起看秋月坠江波。
空·生活民宿
▼
离开的时候苏州艳阳天,同里古镇游人如织,河道里有人唱昆曲,曲径通幽的长廊尽头,有一群孩子肆意奔跑。我从拱桥回望,树影摇曳,清风徐徐,是古苏州没错了,之前觉得缺失的东西终于都找回来了。
而藏在同里古镇里的「空生活」民宿,像是吴王宫里的西施,从姑苏台上望去,一眼也就醉了。
周末了
领略下真古镇里的真民宿吧
一起感受「空」的别样体验!
▼
▼
「深水区」社交旅行项目招募
民宿、景区、旅行体验等合作
社交/旅行/谈话
-完-
作者:黄小白商业赞助:空·生活民宿图:同里古镇板式/校对:西二李寻欢黄小白万物之中希望至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