哺乳的所有的难,我几乎都经历了一遍母乳妈

这篇长文,分了好几次才完成。每次坐下来写,就想起其中的艰难时刻。感慨当妈妈的不容易。

虽然我现在还是时不时堵奶,但因为经历太多,心理上已经不那么恐慌和焦虑了。在迄今为止9个多月哺乳过程中,我碰到了几位靠谱的引路者,医院的王丽娟医生,她是一位IBCLC的持证人员,在她的帮助下,我成功断掉了夜奶,在五个多月的时候,终于得以睡成整觉。比如一妇婴浦东院通乳门诊的大姚,她手到肿消,是我堵奶时最有利的强心针。

为什么写这样一篇文章,是因为我发现这样痛苦而艰难的事,竟然少有人公开谈论。社会在很多层面给女性施压,对母亲尤其苛刻。在宣扬母乳大法好的时候,却缺乏基本的服务和指导,很多伤害和痛苦本可以避免,却让后来者一而再再而三得踏入同一个泥坑。

我希望每个看了这篇文章有同感的妈妈们,可以把它转出去分享给更多的人;转到母婴群、妈妈群,让她们知道,自己并没有那么孤独,有那么多同行者在一起经历这些。也希望年轻的女性,甚至是男性,若看后觉得吃惊,也多多转发和分享——在我不是一个母亲的时候,与母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,它们的不可逾越,恰恰是因为信息的缺失和不流动。

跟生育相比,养育更需要科学地对待;需要更多的知识和耐心,需要更多的心理准备。需要身边人的支持。

祝福每一位妈妈!

-------

在生产之前,哺乳问题从来不在我的担心范围。

我妈妈说我小时候非常乖,吸奶吸得满头大汗,然后就呼呼大睡。她喂我到8个月然后去上班,断奶的时候有点痛苦,去外婆家躲了一周,发了高烧,除此都是坦途。

我天真地以为,哺乳是天性,我能产奶、娃娃能吸,自然而然。

然而,哺乳却成为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碰到的最大难题。

我很诧异在这条艰难的路上,妈妈们会碰到如此多的问题,别说标准答案,就连靠谱的老师都很难找到。儿保的医生、月子中心、通乳师、月嫂、还有各种其他收费的机构,许多曾经在绝望中求助过的人,回头看恰恰是成功哺乳路上的拦路虎。只是新手妈妈们在当时并不知道,只能无数次用自己的身体和时间去试错。

“会过去的”每个过来人都这样安慰我。但我至今还没有找到一条过去的坦途,我还在摸索中。

以下是我曾经受过的苦走过的弯路,在这里写下来,供后来的妈妈们警示。这些苦,我希望你们可以不要再来一遍。没有生过孩子的女生,也建议看一下这篇文章——生一个孩子绝没有妈妈们表现得那么轻巧,要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充分准备。

哺乳之路是如此艰辛,每个妈妈都应该得到最给力的拥抱,最恰当的安慰,在她们需要支持的时候,请无条件地支持!

1.失败的本能唤醒

孩子出生之后,医生把她放在我的胸口。我当时什么也不懂,只是僵硬地不知所措地抱着她。她的头发湿漉漉的,光滑的皮肤紧紧贴在我的胸口。据说这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,我后来看育儿书才知道,此时应当指导孩子准确衔乳,激发她的本能。

但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我的孩子并没有这个本能。我后来翻看了她出生时候的照片,她趴在我的胸口,脸被按瘪,鼻子也皱成一团,并没有吸奶。她睡着了。

第一天,她没有吸奶;第二天,也没有。护士来了好几次,问我们喂奶的情况,我摇摇头,她们安慰我说,“别着急,会吸的。”

我们于是等待——毫无作为的等待。生产之前我看过几篇关于哺乳的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hongqingbdf.com/afhzz/640.html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