汇源果汁退市一副好牌打的稀烂

-这是餐饮研习所的第次推送-

“有汇源,才叫过年呢。”

这句广告语可以说,伴随了国人的无数个春节。毫不夸张的说,汇源果汁一度成为我们逢年过节、招待宾客时餐桌必备饮品。

不过,如今这款“国民饮料”却跌下神坛。

1月18日,香港联交所通告取消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的上市地位,也就是说,汇源果汁被强行退市了。

对此,汇源果汁方面对联交所的决定表示“失望且不同意”,但这已然不可能改变一代国民果汁“退市”的事实。

图片来源:网络(侵删)

转载文章请添加:cy_

汇源果汁的崛起之路

汇源果汁,创立于年。

那时,我国市场上还没有正儿八经的果汁,市场上卖的饮品,大多是对可口可乐的模仿,或者用粉末冲泡成果汁,口感很差。

汇源果汁以“浓缩果汁”的开创性理念,依靠技术创新,低成本的劳动力,迅速抢占了当时的空白市场,成了国内果汁市场龙头老大。

年,汇源果汁斥资万一举拿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5秒广告权成为“标王”,成功让全国观众记住了“喝汇源果汁,走健康之路”。

凭借央视广告的威力,汇源果汁也开始了版图扩张。

年,汇源在香港上市,股价第一天就上涨66%,创下了当时港交所最大的IPO。彼时的汇源占领中国果汁市场半壁江山,中高浓度果汁占了45%的市场份额,一时风光无限。

不过,巨大的危机往往暗藏在无限的风光里,只是当时无人在意.....

欲卖身可口可乐,爆发危机

年,"国民品牌汇源欲卖身可口可乐"的新闻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关于民族品牌的“世纪大讨论”。

“民族品牌怎能卖身求荣呢?”消息一出,汇源股价应声下跌40%。根据一项由7万网民参与的民意调查显示,当时有高达82%的网民持反对态度。

年3月18日,商务部最终否决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,这也是自年8月我国垄断法实施以来,第一个未被通过的收购案。

收购计划破产后,给汇源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。

因为当初为了顺利达成可口可乐的收购,汇源痛快的答应了可口可乐关于“砍掉与可口可乐高度重合的销售渠道”的条件。

于是,将自己用16年时间建立起的生产销售渠道砍掉,销售裁员,工人解散,工厂关闭,经销商退出,整个销售端只剩下最初的三分之一,产能到销量也大量的被削减。

自这之后,汇源果汁的净利润再也没能超过年。年-年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,更是出现了负数。

品牌老化,市场渐被蚕食

汇源果汁走向没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,在于它品牌老化,产品单一。

从年到年这十几年间,中国的饮料消费市场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,层出不穷的新锐品牌不断挤压着汇源果汁的生存空间。

有碳酸饮料、茶饮、果汁、咖啡等新的品类不断增加;有王老吉、味全、元气森林等品牌不断拓展着饮料市场的边界。

而汇源果汁虽然也开启多元化战略布局,比如“果蔬5+7”系列针对6岁儿童,“果”系列针对20岁左右年轻人....但细分的品类仍然只是对于果汁行业的深挖,这就相当于,将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,风险高度集中。

最终汇源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,单一的产品根本无法抵御对手多元化的战略发展,使其在消费者心目中慢慢老化,找不到新鲜感。

芝加哥经济学派有一句话: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。

从巅峰到没落,兜兜转转,一代“国民饮料”退市遭遇令人唏嘘更应令人警醒,凛冬已至,风险无处不在。

如果品牌不顺应时代时,就会被时代抛弃,而当改变不了这个时代时,品牌需要改变自己,从而来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。

行业报道丨品牌观察丨合作推广

作者-左啦啦

审稿-Light-Lee

餐饮研习所独家首发

未经允许,请勿转载?

一盆聚宝菜,汇聚各方美味

让你这个冬天有滋有味

点击下方图片进入抢购吧~

↓↓↓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hongqingbdf.com/afhgx/1368.html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