树洞你好,黄连枝

程少为的号怎么挂 https://m-mip.39.net/m/mipso_8505703.html

小土叨叨:今天的这篇是一位读者发来的,挺打动我的,昨晚上编辑好睡了之后,做了一晚上迷迷糊糊的梦,好像也依稀回到了小时候,这篇分享给大家,或许你也会想起妈妈……

你好,黄连枝作者:吴大圆年生有北方口音的南方女子被评“很不天蝎”的天蝎座学过生物,干过解剖的法律硕士新手妈妈一年半乳制品企业工作,却育有超级牛奶过敏宝宝一枚01打出这三个字的时候,心里微微颤抖了一下,黄连枝是我的妈妈,虽然只有在玩笑的时候才叫这三个字,但是这个名字在我生命中的分量,无可替代。年初,《你好,李焕英》上映了,春节档我唯一期待的电影,本来计划好等哄睡孩子之后找个机会和队友一起去看,到现在也没实现去贡献票房。当年,在《欢乐喜剧人》看这个小品的时候,我就哭得不行,很感动,剧里和现实中,贾玲都是失去了母亲,一个谐星把自己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搬出来,真的让人泪目。可能是对这种母女情的感动,理解女儿对母亲的爱,让我在做妈妈之后,又愈发理解母亲对子女的情,人世间最纯粹的感情莫过于此了吧。02对于妈妈和我朝夕相处,生活在一起的这1年多,我心里的愧疚是远多过感激的。这一年,妈妈过来帮我带孩子,帮我摆平了生活中一切的琐碎,还有忍受着我因为不顺心的各种大小脾气,我有时候狠言狠语,可能也是认准了妈妈不会离开我,不会不理我,所以放肆的把自己最真实的,最无助的一面,暴露在她面前。我妈妈一直是奉献型人格。出嫁前,外公去世早,妈妈和大舅舅承担了家庭的责任,后面外婆也去世了,因病一觉没有起来,妈妈在家庭里面担起了母亲的角色,所以总是对大舅舅和小舅舅比较凶,即使大舅舅是她的亲哥哥。出嫁后,妈妈全身心为爸爸奉献,爸爸是个木匠,在外拼事业,那时候手艺很好,爸爸带了好几个慕名的学徒,吃住都在我家,妈妈照顾着这一大家子,还时刻不忘把爸爸摆在第一位,我印象很深的小时候,晒衣服,爸爸的衣服一定要在最顶端,叠衣服,爸爸的衣服一定要在最上面。妈妈不是没有自我的小媳妇,这点体现在爸爸做错事的时候,妈妈训起来也是毫不留情的,但是,理智的妈妈,骂归骂,爱归爱。03我们家是二孩家庭。再后来,姐姐怀孕生孩子,妈妈变成了外婆,独自一人,离开了生活了几十年的农村和熟人,到上海照顾姐姐孕期和产后。这一趟,妈妈受了很大的苦。心理上,她总是放不下爸爸,刮风下雨,天气好或天气坏,都要牵挂爸爸吃没吃饱,穿没穿够,甚至还挂念那时候还在读研的我,学习顺不顺心。哪怕是给姐姐做一顿好吃的时候,都会想到小女儿在食堂伙食不好。身体上,她太勤劳,闲不住去找了份清洁工的工作,清早去打扫地下车库,很快瘦得形同枯槁,什么程度呢?她之前斤,在一个月时间里,瘦到了90多斤,还被诊断精神焦虑。后面妈妈回忆的时候,总是说,那时候一个人去地下车库,很害怕,有一次遇上别人家办丧事,撞上了也受了次惊吓。初到大城市的妈妈,很多很多的不习惯,但是坚强的她,没有说过一个不字,留在了上海,留在女儿身边,照顾她。至今记得,姐姐生完孩子的那个晚上,医院回家休息,妈妈在沙发呆呆的,一种如释重负之后的无所适从,姐姐母子平安,她心里的大石头也在那一刻落了地,她是欣喜的,但是她的委屈她的苦累,也终于可以静静的在黑暗里小声的释放。04三年后,作为小女儿的我也前赴后继怀孕了。那年,因为老家盖房子,妈妈没有空来上海照顾我,我自力更生外加和队友相依为命坚持到孕9个月。这期间,每次和妈妈视频,她总是充满愧疚,多次提出要做好一盘红烧肉在七八月的大夏天邮寄给我。等到国庆的时候,终于等来了妈妈,晕车是必然,不晕是偶然的她,坐了8个小时的汽车,吃着晕车药,随时备着葡萄糖水,又一次只身来了上海。从出家里电梯走到小区门口接她的那段路,很短,我走得飞快,鼻子也跟着酸了起来,虽然我快生了,但那一刻,我觉得自己永远都是妈妈的孩子,我需要她,真的需要她在我身边,陪伴我,我才能考完这次大考。我生产的整个过程是比较顺利的,无痛+产程快+队友陪产,题外话,生完后的观察阶段,我一口气吃了4个大面包,喝了3瓶味全橙汁。但是等在外面的妈妈没有那么淡定,进产房之前队友拍给我的照片,我能清楚的感受到妈妈试图掩饰的焦虑和紧张,虽然她生过两个孩子,虽然她也经历了一次女儿生孩子,但是她依旧放不下心,不知道我会不会受苦。05月子里,儿子除了吃就是睡,那时候的我还比较平静。妈妈坚持给我清洗侧切伤口,我用的水都是开水放凉才可以用,帮我洗头,扶我上厕所,我和儿子一样变成了一个小婴儿,被无微不至的照顾着。可能是受产后激素的影响,也可能是初为人母,很想做好又经常踩坑的无耐,孩子满月之后我的脾气真的不好,可怕的是不受控制的最容易对最亲近的人埋怨,一点小事我就被点燃,妈妈自然成了一切的接收者。养育过敏宝宝的难度系数比普通宝宝要高一截,纯母乳养育更为艰辛,无时无刻的母职负罪感,与身心俱疲的无力感交织在一起,对妈妈说过很多不耐烦的话,给过很多不好看的脸色。那时候,她自己偷偷难过之后又会回来轻声细语的安抚我,让我不要着急,孩子终究会长大,也许我自己也没有意识到,她一直是我内心深处的支柱。06社会现状就是白领新手父母,需要老一辈的帮忙带娃,才能重返职场,一想到老一辈的老年生活被剥夺,我就对现状充满无奈。另一个角度,又暗暗有点感谢这种社会惯性,让我可以和父母多一些共处时间。我从初中开始住校,大学远走他乡,研究生也是异地求学,认识了很多人,但是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时间,却比不过和室友相处的时间。在和妈妈一起带孩子的这一年多,也是自住校以后,和她相处最久的日子。妈妈时不时讲起许多小时候带我和姐姐的往事。因为是农村,我和姐姐都是在家里由接生婆接生的,家里有张老木床,带床榻和四根柱子的那种,类似古装剧里面的床,爸爸几次想丢掉买新床,妈妈不舍,她说,我和姐姐都在那张床上出生,丢什么也不可以丢这个。讲起姐姐小时候天天哭,她冬天深夜抱着哄,边哄边一起哭,而我从小很乖,一度以为我是个傻子。讲起小时候家里希望生个男孩,二胎一看我又是个女孩,计划送给没有女儿只有儿子的舅舅家,办过酒席之后,妈妈哭了几天,舍不得可爱的我,又给抱了回来。一些又好气又好笑又好哭的往事,我也更心疼妈妈这个普通的家庭妇女,她曾经肩负过太多的重担,但在那个时代,没有人在乎过,所有人都觉得妇女做这些理所当然。07妈妈曾经也是小女孩,妈妈也有自己柔软又脆弱的一面。怀孕时候陪我散步,妈妈讲起很少提及的外婆去世的往事。她说20岁出头的她,性子急,脾气躁,出嫁后去外婆家拿菜秧回去种,外婆热情留她吃午饭,她很不耐烦说家里活太多,没时间在这里吃饭,就急忙回家了,那次不耐烦的对话,成为了妈妈和外婆的最后一次对话。那天晚上外婆平静的上床睡觉,第二条早上舅舅发现一向早起的外婆没有起床,去她房间才发现已经身体冰冷了。年事已高的人,说不定哪一觉就再也不会醒来了。妈妈说的时候,站在桥边抹眼泪,我挨过去抱着妈妈,我完全体会到那种再也无法弥补的后悔和遗憾,哪怕最后一次温柔的叫过一声妈妈,该有多好,可是现实再也不会给她机会。但是她的坚强也无人能敌。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在40度的天里割稻子,水稻田里插秧,妈妈随手扯下小腿上的水蛭继续干活。这些场景很难描述,可以说的是在90年代,一个瘦弱的农村妇女,干着全部的农活,家里还养着猪、鸡和鸭,还把一切做得井井有条,邻里关系和睦,是村里的“柏万青”。对女儿的关心和教育也抓得紧紧,我的生日,妈妈都会转两趟车去学校带我外出吃顿饭。黄土地和泥巴田赋予了她足够的坚强和韧性,妈妈就像稻田里一株成熟的稻穗,弯着腰,不喊苦,无惧风雨。妈妈的善良和友好,也是我永远都学不会的。都市生活久了,我连快递小哥敲门都不会开门,让放在门口,但是妈妈始终看到别人艰辛和不容易的地方,她来小区不到两周,就对各家的家长里短了如指掌,王阿姨家女儿和女婿不和,陆奶奶家儿子从青浦到浦东多公里地方上班,楼上14楼住着一位空巢香港阿姨等等等等,大家都愿意和妈妈聊天。妈妈勤劳,自己种菜,经常送给大家一起分享,妈妈来小区之前,我们只认识隔壁的邻居,妈妈来之后,我们才发现,小区原来充满了人情味。成为母亲后,我思考过,母亲或者说母爱是什么样的存在,在妈妈对我的耳濡目染中,我发现母爱是生命中情感最初的启蒙和最终的归属。启蒙在于母亲角色的言传身教,出于爱,引导孩子学会真善美,就像妈妈省吃俭用,却告诉我将来恋爱约会外出,要带上自己的钱包,就像奶奶还在世的时候,妈妈和她下午发生口角,晚上煮了排骨面还是会吩咐我给奶奶送一碗过去。归属在于母亲无条件的爱,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确认自己很重要,“母亲在,人生尚有来处,母亲去,人生只剩归途”,即使今天我已经长大到有自己的家,自己的孩子,当妈妈因为去姐姐家小住帮我做了一冰箱菜的时候,我仍然觉得,自己还有权力做一回“人类幼崽”。08有天傍晚,姐姐在家里做客,妈妈看着两个小外甥在打打闹闹,轻声嘀咕了一句,真希望自己再年轻一些,现在的生活太幸福。我的心里像被揪起般的痛,妈妈已经老了,五十多岁,虽然还是我那个急躁坚强不说一声苦和累的妈妈,但是她已然是个老人了。那天看了李艾的微博,她说,小时候,妈妈是宇宙的中心,毕业了,妈妈就是家,成家了,妈妈是内心支柱。孩子是渐行渐远的背影,但对于妈妈,并没有这样的心里准备。不争气的我看着看着就哭了,我的妈妈,我也希望你一直陪着我,我的妈妈,也一直是我内心的后盾。如果哪一天你离开我,我将不知所措。今天上班路上,听着渡边淳一的《钝感力》,让人特别感动的是,他提到,母爱是钝感力之大成。我们对母亲的不逊和伤害,母亲永远包容,永远接受,随时随地只要你回来,她都会给你一个拥抱,像最初一样爱你。经历过分娩的痛苦,母亲对自己腹中生出的孩子,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原谅。这种原谅一切的情感,正是产生钝感力的原点。我的妈妈虽然不知道“钝感力”是什么,但她对我和姐姐做的一切,都是这段话最好的体现,她像一汪湖水,包容着我们对她做的一切,还以我们最柔软的怀抱。我希望自己像妈妈一样,爱自己的孩子,又不希望自己像妈妈一样,活的太累太苦。但我能百分百确定的是,她给了我很多力量,我真的很爱她。你好,黄连枝,想对你说,希望你身体健康,继续爱笑又幸福,和我一起看着你的小外孙们慢慢长大……全文完,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大圆。树洞是最近新开辟的一个栏目,分享读者朋友的故事,以后这个栏目也会持续更新,如果你有想说的话,欢迎联系加我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hongqingbdf.com/afhhy/1742.html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