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东西就要整个整个吃

北京看皮肤科的医院 http://m.39.net/baidianfeng/a_4652392.html

吃得越多越发现一个真理:一道菜好不好吃,食材的好坏占了80%。那么,我们到底用最真实的方法去感受一个食材的好坏呢?

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方法:整个吃。

每个食材都有自己的外皮、经脉、血液,以及一切好的、不好的地方。食材足够好的话,整个整个吃,才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风味。

就在前两天,我收到了踏踏老师寄来的“甜小南”。

“甜小南”是什么?其实就是这些年风靡一时的板栗南瓜。不过这个南瓜是在昼夜温差20度,米高海拔地区种植的,特点就是比一般的板栗南瓜更甜、更粉、更板栗。

玉芝兰的兰师傅告诉我,他自己特别喜欢把南瓜带皮用猪油煎一下烧熟,然后浇一勺烧椒皮蛋酱,拌开来吃。我拿“甜小南”试过一次,的确过瘾,像吃肉。谢谢兰师傅赐私房食谱!

这次拿到后正好是中午,没吃饭有点迫不及待。踏踏跟我说,这种小南瓜洗干净了以后,整个吃,去微波炉叮个7、8分钟就行。

将信将疑,但还是抵不住自己太懒,当时就叮了一个。结果一打开微波炉,差点没把我手烫出皮。

稍微冷却个3分钟,仍然用无情铁手径直掰开,热气腾腾、腾云驾雾、雾中带着浓厚的南瓜香。

接着就是大快朵颐,南瓜的粉糯带着一点湿润,板栗香与切开来相比更加浓郁而集中,甜度更是爆表。我三下五除二吃完后,大叹一声:

”好东西果然就是要整个整个吃啊!“

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。

比如现在是云南的菌子季,菌子季最牛逼是什么?云南人觉得是干巴菌、鸡枞菌,我这个外地人喜欢吃“松茸”,也不管云南人说我土鳖,爱松茸那股子木质香气的回味。依锦上庭的周总吃了十几年松茸,告诉我他自己最喜欢的吃法:整支烤,撕开吃,沾一点喜马拉雅盐。

依锦上庭周总的松茸

我试了一下,的确牛逼。拿一把小刀把泥土刮干净,讲究点的要用陶瓷刀,带着茸毛、带着黑皮原支开高温烤个3分钟,打开来再用无情铁手撕着吃,那个甜啊、那个水啊,那种浓浓的松茸香,用最粗的食用方法,吃最雅的食物。

就像陆文夫说东山农夫喝碧螺春——最雅的嫩头,用最粗的大碗喝,喝得“美食家”一辈子都忘不了。当然了,东山自古富庶,农夫的那个大碗,是明清老古董也说不定。

这样高品质的松茸,整个吃的味道,我到现在也没忘记。

当然了,松茸可不便宜,价格也让人忘不了。

同样的例子还有大闸蟹。

阳澄湖金澄的大闸蟹

明清时期的江南文人以大闸蟹为尊,这里面最懂蟹的是李渔。

他说吃大闸蟹,清蒸最高。还写过一篇《蟹赋》,极尽夸赞之词,而张岱也写过,大闸蟹是“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”。我们现代人忘记了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,吃螃蟹到是沿袭了下来。

阳澄湖金澄的大闸蟹

好的大闸蟹其实就是四个字——干净饱满。整个清蒸,蟹膏的黏、蟹黄的浓、蟹肉的甜、蟹腿的紧,一整只螃蟹吃下来,如果不怕寒气,什么辅料都不用加,吃多少都不嫌够。

当然了,作为一个现代人,我想对李渔和张岱说:新鲜的梭子蟹、膏蟹、石蟹......也都好吃,也都是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。

说完蟹,还有虾。

苏州人吃最好的河虾,肯定是直接清水或者盐水煮了,用来做虾仁都浪费。一个个小河虾,用舌头轻巧蜕壳,吸虾头,嘬虾仁,有种江南的风雅和甜美。

七都水月菜炒饭的盐水河虾

顺便再说一句,现在大家都喜欢吃三虾。个人认为,三虾季的虾抱籽,但肯定没有不产卵的时候鲜甜,为什么?营养成分都留给籽了。

(想看我吐槽三虾可以点击这篇文章:网红三虾面,真的有那么好吃吗?)

西班牙的烧烤神店AsadorEtxebarri,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大红虾Palamos,只有整个烧烤,才能保证那一口迷倒全世界美食家的浓郁虾脑汁:香、浓、甜,两个字形容,就是”澎湃“。

AsadorEtxebarri的烤红虾,图片

vinie

再用虾举个简单的反例:这次我们聊小龙虾。

我自己很爱吃小龙虾,但我不爱吃现在的小龙虾——为了卫生,现在的小龙虾都是剪掉虾头、去掉虾线。可这样子的小龙虾,即使品质再高,肉汁肯定会减少,肉质也是松松散散的。

我的朋友胡厨厨做的小龙虾

说实话,不如不吃。

有些食材,可以整个吃,但讲究功夫。又要说最考验手艺的蒸鱼了——整条鱼直接蒸,鱼肉的鲜味全部锁住,但如何做到熟度一样,漂亮,完整裂皮不裂肉呢?

我以前采访过彭树挺老师,他说好的粤菜师傅会用筷子把鱼垫起来,在鱼鳍、以及肉厚的地方开几个不明显的暗刀,这样能保证鱼的熟度一致。然后再把盘子蒸到滚烫,这样出锅时候是8分熟,用盘子的余温继续烧鱼,端到食客面前,正好全熟。

顺德大笑饭堂的榄角蒸鳜鱼

好东西就要整个整个吃,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吃到食材的味道,与此同时,还有保温和保留汁水的效果。

国外很多名厨其实也讲究整个烹饪食材,然后上桌分解。最有名的就是膀胱鸡,整只鸡包裹进猪膀胱里,就为了保留鸡的味道和所有精华——即使最后上桌只吃鸡胸,并且还要浇上酱汁。

上海PierreGagnaire的膀胱鸡

而最先锋的,则是不醉心素菜时期的AlainPassard,他在Arpege曾经做过一道菜,将半只鸡和半只鸭子缝合在一起,让内部的味道互相渗透,直到鸡中有鸭,鸭中有鸡的化境。

我看不懂,但我大受震撼。

我的朋友隋老师发给了我这张图

整个吃的这种思路,对吃法也有影响。以我特别爱吃的乳鸽为例,我们都知道,为了吃起来方便,通常一切为四,但你如果想吃到乳鸽最好的味道,一定要跟服务员关照,不要切,整只端上来。

在第一时间拿到乳鸽后,对着鸽胸脯就是一口,那一口,烫当然是烫的,但那一口浓郁的汁水,就像能飙到我心里一样,让人上瘾。

杭州福宴的炸乳鸽

当然了,很多体型比较大的食材,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可能整个吃。比如,我们都不可能去烧一整头牛、甚至是烧一整只骆驼。

直到这个世界出现了抖音,我才知道自己曾经的认知是多么渺小。

也许你会对这些内容感兴趣:

蔡澜的花花世界

上海最生猛的一桌全羊宴

醉东夏季菜点菜指南

大有大的难处

做人要知足,吃面不要点超过两个浇头

刀刀师傅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hongqingbdf.com/afhpz/2166.html

当前时间: